AGP5000圖模治理方案利用自動化手段,基于國家電網54號文標準,解決原始圖紙混亂、圖元不一致等問題,減少圖模維護人工參與度,提升治理效率,并可生成簡圖、聯絡圖、系統圖、場站圖滿足配電自動化用戶要求,使PMS圖模在配電自動化系統使用更加實用化。
問題一: 布局顯示重疊、混亂、不規范
圖模布局顯示問題:圖元、文字重疊、大小不一、對應關系不明確。手動調整耗時耗力,準確性差,難以滿足實用化應用標準。
通過系統“一鍵成圖” 功能,只需5秒,自動調整布局,圖模布局合理,解放人力,提高效率。
治理前(全局)
治理后(全局)
問題二:圖模校驗,線路缺失圖元
線路圖模校驗錯誤:缺失圖元,圖模數據不一致,對配電自動化系統故障研判及線路運行狀態判斷產生重大隱患。
通過圖模校驗功能,可自動補全圖紙中缺失的圖元,提示圖模文件中存在的問題,滿足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要求。
配變掛反自動調整前
配變掛反自動調整后
問題三:實用化圖紙展示方式單一
目前配電自動化系統不能通過原始的圖模文件生成對應簡圖及聯絡圖,需要人工根據線路詳圖重新繪制,效率低,易出錯。
通過系統“分層圖、聯絡圖”功能,能夠多樣化生成對應的分層圖及聯絡圖,滿足實用化要求。
“開關+配變”組合分層圖
聯絡圖
方案對比:

通過“AGP 5000圖模治理方案”,線路治理時間較人工及其他廠家縮短了5-18余倍,減少了人工參與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達到圖紙美觀、統一的實用化要求。
2019年10月,國網某省電力公司配電自動化大四區主站在實用化驗收中,發現PMS圖模建設效果差(共計1300條線路),無法支撐配電自動化系統。
主要表現:
用傳統人工方式治理,需要耗時500天,找國內幾家圖模治理的公司來解決問題,工作量太大還需要加班,短時間內都難以滿足配電自動化建設及實用化應用標準。
采用興匯AGP 5000自動化圖模治理方案后,2人50天即完成了1300條線路的規范性、美觀性及一致性治理。同時,通過生成簡圖、聯絡圖等功能,顯著提升了配電自動化建設標準及應用效果。
截止2020年9月,AGP5000圖模治理方案已經累計完成15000條線路的治理工作,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及實用化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